“我從一開始就以高標準要求我們的團隊,讓大家發揮各自的長處,相互協作、配合,盡可能多的拿出科技成果,讓所有參建者,以欽北1-3分部為豪?!表椖拷浝黻愘F榮從廣西路建集團欽州至北海改擴建工程№1標段三分部(簡稱“欽北1-3分部”)2019年成立之初就定下了這個目標。
欽北1-3分部團隊始終以問題為契機,以問題為導向,以問題為提升點,集思廣益,為施工生產技術賦能。項目技術團隊從一開始總工辦公室的兩三個人,到如今內業人員、現場管理員皆參與到了科技創新的過程當中,項目技術創新氛圍逐漸濃厚。經過兩年的努力,項目團隊創新積極性高昂,技術創新成果突出,完成了6項課題的研究,其中獨立完成了4項課題,參與完成了2項課題。
欽北1-3分部團隊代表 黃子洮/攝
技術賦能 助力施工生產
欽北1-3分部共有7座主線橋梁,均為利用舊橋原有墩柱、對蓋梁及橋面系拆除、重建,其中洪潮江大橋、大白水大橋均屬于水上高空作業,如何安全、高效地進行蓋梁拆除成為欽北1-3分部技術團隊所思考的問題。
科技創新絕不是閉門造車,而是既坐得住辦公室,又走得出工地。白天項目技術團隊成員在橋邊跟現場管理人員、工人商討對策,夜晚他們圍坐在電腦前反復比劃、討論?!拔覀冞B著幾天往洪潮江大橋跑,發現與設計有偏差的地方就立馬修改,還查閱了四、五十篇相關的文獻資料。在充分的驗算之后,我們設計出了橋梁改擴建中可調解式抱箍快速安拆用的馬鞍形籠梯?!备笨偣こ處熇钪泻W院赖卣f道。
張建嶺、李中海到加工廠跟工人確認籠梯做工細節 黃子洮/攝
馬鞍形籠梯設計的成型只是第一步,能符合現場實際應用才是最終目的?;\梯由槽鋼、角鋼、鋼絲護網等原材組成。為了確?;\梯能按預期效果制作,技術創新團隊成員經常跑去加工廠,拿著電腦、圖紙去跟工廠工人確認用工材料、尺寸,并針對工人不清楚的地方進行詳細講解。
籠梯最關鍵的一步便是實際運用。技術團隊成員前往現場監督、查看籠梯的使用情況,當籠梯穩穩地架在橋臺上,勞務人員在籠梯中能有安全保障地進行抱箍安裝時,證明了籠梯應用的成功。副總工陸澤平說:“我們籠梯已經成功運用在四座橋梁的蓋梁拆除施工中,成功解決了水上高空抱箍安拆的難題,不僅提升抱箍安拆工作效率,且節約了成本?!?/span>
張建嶺測量籠梯尺寸數據 黃子洮/攝
馬鞍形籠梯實際運用 張建嶺/攝
技術創新團隊不為創新而創新,還根據現場情況不斷優化籠梯使用功能,籠梯已經從1.0更新迭代至3.0?!拔覀儸F在這個3.0版的籠梯是真的很牛,不論從安全性、質量,還是外觀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這些成就毫無疑問是我們團隊通力配合的成果?!表椖扛笨偣こ處煆埥◣X的語氣里滿是自豪。
樂學向上 大膽采用新工藝
技術創新團隊在工作中不拘泥于現有傳統經驗,不斷追求創新,大膽采用新工藝。欽北1-3分部共有8座跨線天橋,采用的都是鋼板疊合梁形式。以往這一類天橋多采用鋼主梁分段吊裝施工方法,但是對舊路交通車輛通行影響大、工作效率低。與分段吊裝技術不同,整體起吊不僅能最大程度地減少交通改道,保障現有舊路車輛通行,還節省20多天的工期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技術創新團隊開始思考能不能將鋼主梁整體吊裝?!?4.96米的鋼主梁整體起吊,新建橋距離舊天橋較近,還是集團公司首次承建鋼板疊合梁天橋,我們一開始也很擔心這個方案是不是真的可行?!睆埥◣X回憶起當時的場景。
欽北1-3分部團隊進行技術討論 黃子洮/攝
為了驗證這一設想,項目團隊與名嘉公司、勞務隊多次前往現場進行實地勘察,分別將主線8座天橋新、舊橋之間的距離統計出來,對鋼主梁整體起吊方式的可行性不斷探討。通過充分收集多方建議,并且不斷用數據反復驗算,經過兩周時間的撰寫與反復修改,團隊完成了《鋼板疊合梁吊裝專項施工方案》。項目于2021年4月12日完成了首座鋼板疊合梁鋼主梁的吊裝。
沙埌天橋完成鋼主梁整體吊裝 黃子洮/攝
“最后天橋鋼主梁整體起吊成功了,證明了我們之前的設想、調研方向都是對的,我們沒有按部就班使用傳統工藝,而是成功進行了一次創新,很有成就感?!备笨偣こ處熽憹善秸f道。
重視創新 開源節流控成本
自項目開工以來,欽北三分部堅持將“綠色低碳”融入到項目建設中,全力打造綠色品質工程。項目涵洞采用裝配式預制的方式進行施工,由于涵洞大小不一,在預制時就需要不同型號的側墻模板。
“我們當時提出了集約化管理、綠色環保的概念,打算優化鋼模板的設計?!崩钪泻a槍@一設想開始了初步調研。
技術創新團隊從“綠色環?!备拍畛霭l,將“可調節”這一理念歸為模板設計的核心思想,通過裝拆側墻模板內部擋板,實現可調節功能,做到“一模多用”,最終成功研制出裝配式預制涵洞通道側墻模板系統,并投入實際生產。從設計方案、選材到現場搭建、澆筑,技術創新團隊全程跟進,新模板的運用不僅縮短了一半的工期,保證了涵洞質量,在節約模板耗材的同時,還為項目節省了180萬元成本。團隊成員將這一成果進行歸納、轉化,并申報了廣西自治區級工法。
裝配式側墻模板 李中海/攝
裝配式涵洞 黃子洮/攝
目前邊溝施工多采用混凝土現澆施工,為了能完善邊溝施工工藝,做到省時、省力、綠色低碳,最終團隊研發了自行走式邊溝整體施工模板系統,可以做到利用8米長的模板實現邊澆筑、邊移動,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、節省成本、降低了勞務人員的工作強度。
邊溝滑模
欽北1-3分部團隊創新始終走在路上,項目自開工以來獲得:申報專利4項:已授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、已受理國家發明專利1項,已受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,正在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項;獲得企業級工法1項,申報自治區工法1項;已發表論文5篇,已錄用待發表論文4篇;申報QC科技成果1項;申報并立項企業級科技項目4項;4項科技成果獲欽北改擴建指揮部科技創新成果獎,其中A類2項、B類2項。
知識之島越大,好奇的海岸線越長。求知欲就像一個“誘餌”,不斷“引誘”欽北1-3分部團隊朝著未知的領域航行,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,懷抱一顆匠心打磨工程技術,朝著路建工匠的目標協同并進。